第184章 羅強建議築硬寨 淩振試炮大將軍

-

羅強想著這事,林大娘子還在說著自己今天聽到的家常事。

這會兒外麵有丫鬟說話:“將軍,前山來了一個大寨主的親兵,說有事找您,人就在前廳呢。”

聽到丫鬟說有人找自己,他連忙迴應,“哦,知道了,現在我就過去。”

自己雙手不捨得的離開林娘子的手,對他說:“可能是有重要的事,如果我回來的晚了,娘子就先休息吧。”

“好的,相公小心些。”林娘子對他說。

羅強心中有些愧意,到了前廳,果然是有一個晁蓋的親兵在等他。

“林頭領,大寨主有請您去練兵參謀部,有事情商議。”

“好的,現在咱就走。”羅強對丫鬟交代了一句,離開了林宅,直奔前山去了。

到了前山的練兵參謀部,晁蓋和吳用都在,還有公孫勝、宋江、柴進也在,一會兒秦明和盧俊義也來了。

羅強想著這估計是京城汴梁傳來了重要的情報,高俅發兵了。

大事開小會,小事開大會,這肯定是有大事了,就梁山上的幾個主要頭領在這。

柴進介紹情況,從汴梁傳來的訊息,朝廷將派高俅為領軍大將征討梁山,目前大軍還未開拔,但是大量的輜重已經開始向著濟州開來了,其中就有許多的盾車和投石機用的材料。

“按照時間上推算,距離上次我們打敗童貫有將近一年了,高俅這次借鑒了上次童貫失敗的經驗,做了充足的準備,所以我們這次應對時要萬分小心,切不可有紕漏,否則對於梁山來說,就有可能是滅頂之災。”晁蓋對這幾個人說。

“咱現在山上有八個步兵團了,步兵七團和步兵八團組建時間不長,也剛形成戰鬥力,不過作戰經驗就冇有什麼了,這次主要還是要靠前幾個步兵團,還有就是淩振的火炮營。”吳用對他們說。

“寨主哥哥,不如我們在梁山外麵紮一個堅固的寨子,那寨子要有土壘的寨牆,寨牆上留有固定的炮位,寨子裡麵就是屯兵,屯輜重。寨牆外麵也挑上幾層溝壕,彼此聯通方便人員來往轉移,一為防止宋軍騎兵衝我大寨,二為了我們的擲彈兵,火槍兵可以藏在裡麵對宋軍偷襲。”

羅強邊說著,邊用手指沾著茶水在桌子上畫了一個奇怪的平麵圖。他這算是說了自己的想法,這個想法他上次的時候就有了。

晁蓋看了看吳用和公孫勝、柴進,“林教師說的這建議,你們怎麼看?”

“高俅老賊,準備拉這麼長的時間,肯定打算的是畢其功於一役,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,想上次打童貫時候,第二仗時就有些危險,林教頭的意思是建立一個半永久的大寨,守則拱衛水泊,攻則可作為山寨前出,我看可行。”吳用同意林沖的看法。

看公孫勝和柴進也點頭同意,晁蓋就說:“那明天早上就說這事,然後多派人手趕工,林教頭就辛苦你這段時間監工了,畢竟你說的這什麼交通壕我們也不是特彆清楚。”

“願意效勞。”林沖插手行禮道。

“大寨主,我們明天不如也自己造一架盾車出來,就按照朝廷的規製來造,然後讓淩振的火炮試一試,看看能不能破開盾車,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啊。”

晁蓋聽公孫勝說了,點了點頭,這也是該做的。

轉天開梁山上的早會時,晁蓋向大家通報了朝廷再次派兵來征討梁山的訊息,下麵的那些弟兄不但冇有害怕,反而一個個都興沖沖的,摩拳擦掌。

聞戰則喜是好事,不過因此產生輕敵的想法那就危險了。

晁蓋向大家說了這次宋軍準備充分,有大量的投石機和盾車,如果朝廷也用相同的辦法,梁山上該怎麼辦?

“天王哥哥,你放心吧,管他什麼盾車,來了就用咱們的火炮揍就是了,上次宋軍是藉助晨霧偷襲,我們準備的不足,這次就不會了。”

“各位弟兄不可大意,這和去年是相同的季節,還是容易在早上起晨霧的。”吳用叮囑大家。

“哥哥,這次我們有了大將軍炮,威力更大,所以我們不用那麼害怕。”

“可是宋軍這次也是有了專門的盾車,他們會把盾車放在投石機前麵,用盾車去抵抗我們的炮彈,這盾車誰見過,是不是很結實,能夠扛住我們的炮彈。”

公孫勝說完,剛纔那幾個有信心的人暫時沉默了,也有幾個上山前是朝廷軍官的出身的頭領,有見過盾車的像是那孫立,韓韜都說有的盾車確實非常堅固。

晁蓋看既然有人明白,就讓他們督造一架盾車,然後用梁山上的大將軍炮試一試,韓韜、孫立領命去造盾車,淩振去準備用大將軍炮轟擊它。

又命林沖帶人去水泊外建造泊外大營,這是一個半永久的大營,工程量比較大,所需的人手也比較多,晁蓋也給他調撥了大量的人手,希望能在高俅大軍到來前,把這大營紮好。

盾車的打造肯定比營帳快,在韓韜和孫立的指導下,一個粗大的盾車很快就打造好了,粗壯的木梁支架,厚厚的蒙皮都是用的獸皮,幾層獸皮外麵是像魚鱗一樣層疊釘上的盾牌。

這盾車的高度基本上和投石車一致,有它在投石車前麵,能夠替投石車遮擋炮彈。

盾車造好後,在它後麵又放置了一架老舊的投石機,然後拉了一門大將軍炮,在一裡外對它轟擊。

說實話,這大將軍炮的威力是夠了,那炮彈足有十二斤重,射程能夠上一裡,可是準頭就差點,一裡地外打那盾車,幾乎就是靠蒙。

淩振親自操炮,可是也瞄不準,連射了幾發,都從盾車旁邊飛過去了。

看樣子是打不準了,淩振請示了晁蓋,就把炮車又向前推進了一百步,還是不行,就這樣淩振帶著一幫子炮長反覆試煉,直到距離盾車六七百步的時候,基本上才能做到打三中一或者三中二的準確率,連三發三中都做不到。

不過這大將軍炮的威力是真可以,那盾車中了幾顆炮彈後,就被打散架子了,也遮擋不住後麵的投石機。

可是這個距離已經非常危險了,基本上宋軍的投石機都能夠上梁山軍陣的邊緣了。

測試完後,淩振也不像之前那麼有信心了,站在大將軍炮旁邊直撓頭,心裡算著距離,他也知道樣上戰陣,會有很大的危險。

看著自己頭領在為難,他身邊的一個炮長對他說:“淩將軍,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大將軍炮和佛郎機炮配合使用,佛郎機射速快,但是威力小,不過我們的佛郎機輕便,調整角度射距更快,大將軍炮威力大,不過笨重,調整角度慢,兩種炮配合使用,對付敵人的盾車,是不是會好一點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