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 田黃石

-

“老楊,這壽星有什麽特別?”周文滔小聲問道。

“這不是單純的蠟雕,找個安靜的地方讓你看看,算是件過得去的禮物,不用讓你丟臉。”楊帆回頭看了下那還在欣喜中的攤主,淡定地說道。

剛剛用心一看,竟然發現這個物件表麵隻塗著一層蠟,裏麵卻是一件寶貝。

兩人找到一個喝涼茶的小店,點了兩杯涼茶。

“老闆,給我放點糖。”周文滔喝了一口,皺眉道。

楊帆跟店主都是嘴角抽了抽,在涼茶裏麵放糖,可能也就隻有你這樣的奇葩會有如此的想法。

不過,是挺苦的,楊帆也忍不住咀嚼一小塊陳皮。

“老闆,順便借我一個打火機。”

“你抽菸的?用我的吧!”周文滔十分詫異,看不出來呀!他做生意的,不抽菸難以應酬,隨身總會帶著包煙跟打火機。

周文滔拿出一個精緻的打火機,外形是一輛別致的玩具豪車。

“你早不說!”楊帆鬱悶道。

“暈!鬼知道你會抽菸?斯斯文文的,我還以為你禁菸。抽一根我的吧!熊貓煙,冇抽過吧?政府的特供煙,以前市場上是冇有的,現在產量提升,倒也有得賣。”說著,還↑↗,ww≠w.掏出一包煙。

熊貓牌香菸是中國一款高檔香菸,因其使用上等菸葉作為菸草原料,有著近半個世紀的特供背景,為小平同誌所鍾愛,而讓熊貓牌香菸價格不菲。

“誰說我要抽菸,你不是想要看看這東西的真麵目嗎?”楊帆掃了眼,從小到大,就冇有碰過香菸,酒倒是會隨大眾喝一些。

“哦?”周文滔一聽,馬上來精神了。

楊帆打著火,用火苗在蠟雕表麵輕輕掠過。凝固在表麵的蠟慢慢融化,滴下來。這時候,一尊明黃色的壽星出現在大家眼前。好像一塊凝固的蜂蜜,讓人看了很舒服。

“這是玉嗎?挺好看的。”周文滔很是驚奇,冇想到裏麵藏著一塊寶,是有人故意為之。這種劇情,在電視,電影裏麵常見。

楊帆搖搖頭,準確來說,是一塊石頭。不過,這不是普通的石頭。

“壽山石,聽說過嗎?”

壽山石是中華魁寶,也是中國傳統“四大印章石”之一,主要分佈在福.建。

它除了大量用來生產千姿百態的印章外,還廣泛用以雕刻人物、動物、花鳥、山水風光、文具、器皿及其他多種藝術品。

“原來是壽山石呀!”周文滔也不是一無所知的孩子,那麽出名的寶石,多少聽說過。

楊帆點點頭,開口道:“這塊田黃石算是極品了。難怪這尊壽星的原主人要用蠟封住,懷璧其罪。”

“呃!不是說壽山石嗎?”周文滔有點糊塗了。

“田黃石是壽山石中的一種,是最頂級的其中之一。”楊帆解釋道。

壽山石跟翡翠差不多,品種也是很多。除了田黃、芙蓉外,還有荔枝、杜林、旗降石、善伯等二三十個壽山石品種。

楊帆記得,壽山石好像是從明朝就開始有人收藏的吧!

明末,曹學銓發現並開始收藏田黃石,至清代,“壽山石熱”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,於是在收藏壽山石雕品的同時,也掀起收藏壽山石原石的熱潮。

壽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價值連城的壽山石工藝品外,其本身的質地、紋理、顏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極具收藏的價值。

比如說壽山石中的田黃石,因為有“易金十倍”的價值,收藏一塊田黃石,便是一個資產的“保險箱”,也可以說是財產數量的象征。

田黃石因其產量稀少,玉質優秀而十分珍貴,同時也是古代帝王印章的材料。

“那就是很值錢咯!”周文滔問道。

儘管之前跟楊帆說過,多少錢都無所謂,但貴一點的確實比較有麵子。

“品質那麽好的,現在可能很難買得到了。在古代就有‘黃金易得,田黃難求’的說法。”楊帆點頭道。

他看這塊田黃石質地寶潔、透明、通靈,肌裏紋路隱約如絲,明顯細緻,宛如蘿線紋。如果仔細觀察,會發現它煥發出一種其它石材品種所不具備的迷人光彩。可以斷定,這是很頂級的田黃石。

極品的田黃石,人家可能不會出手,根本就不是錢能解決的。當然,錢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,往往能解決很多事情。

就好比一顆大鑽石,你出一個億人家可能不動心,但砸出十個億,通常就會送上門。除非是那種獨一無二的,不然都好說。

“你覺得值多少錢?”周文滔追問道。

楊帆皺眉:“不好說,如果是單純的田黃石。這一塊應該值一兩百萬,是保守的估計。另外,這雕工絕頂,有種渾然天成的味道,似乎出自宗師之手。不好說,不好說。要不,去請教一下羅老?”

他記得有次拍賣會,高僅17厘米,隻有一本小開本書大小,據介紹重量也就1560克的極品田黃石就拍出580多萬的天價。這一尊有一斤左右吧?

周文滔臉上一喜,保守猜測都值兩百多萬,那麽用來送禮也不會顯得寒磣。

另外,這本身就是壽山石,有個壽字,然後雕琢成壽星公,壽上加壽,更加符合它的主題了。

他現在才明白,之前楊帆為何說這件物品用作壽禮就挺好。

隻是,他搞不清楚,那傢夥怎麽看出來的,上麵可是有層蠟的。

“行,去確定一番。對了,你當時怎麽知道這件雕琢品有貓膩?”

“拿上手就猜到了,蠟冇有那麽重。至於裏麵是什麽,我也不清楚,所以才讓你買下來,反正不貴,就算裏麵是塊爛鐵,也冇太大損失。”楊帆敷衍道。

“呃!”

周文滔啞口無言,當時他也拿起來了,但就是冇有注意到這個細節。

“看來,你很適合吃這行飯。”

楊帆冇有回答,心裏在想著清朝一位雕琢大師,或者說宗師。這件作品,正是出自他之手。別說一塊田黃石,就算是普通的石頭,經過他之手,也會魚躍龍門,身價倍升。

求推薦票、收藏!新書不易!

...

...

-